读书私房笔记

输入-输出-循环往复

Posted by Teng on August 21, 2018

阑夕的读书方法论分享,虽然是其个人的付费内容,但是考虑到 tengblog 的阅读数,应该不算侵权

如何选择想读的书

在社交媒体上,索取书单一直是项长久不衰的行为艺术,经由他人的筛选而避开可能浪费时间的风险,看上去既机智、又轻松,至于书单在手是不是会把它啃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的看法依然是,这种满足自我幻觉的做法,其实形式大于实质,而且大多数人的时间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值钱,即使是用在找书这件事情上,也称不上是浪费。

更重要的是,依靠刷着Timeline偶然得之的书单,其实带有太大的不确定性,且在理论上,随机获取的信息很难形成心理记忆,很多时候点了收藏或是保存,可能再就没有打开机会了。

所以,对于的确有着「闹书荒」情况的人而言,我以自己的经验,推荐一份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找书方案。

从榜单入手,从众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可以分为经典媒体和电商平台两种类型的榜单,前者基本上是编辑主导的精选路线,按照媒体传统与风格定期选出向读者推荐的书目列表,后者则是算法统计的数据产物,体现的是海量用户购买的偏好特征,结合两种入口作为参照,就能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源服务,既有精英式的,也有大众向的。

我总是说,在试图瓦解权威之前,先跟着权威走一段路,不能说是一件坏事。

我认为值得留意媒体榜单包括:<blockquote>· 纽约时报的畅销榜,以及每年年底的编辑推荐榜,缺点是很多书没有中文出版;

· 新京报年度好书,现在好像是和腾讯联办,一贯的口味是符合年轻人的阅读志趣;

· 凤凰网年度好书,老资格的榜单产品,特点是人文情怀很浓,可能有人会感到过于学究气;

· FT年度最佳图书榜,也是一个传统栏目,和FT的调性一致,注重商业和财经的内容方向;

· 中华读书报年度好书,少有的榜单本身比媒体品牌更加闻名的案例,比较青睐本土文学的题材;

· 日本的本屋大赏,每年由几百家书店的店员投票得出,当然主要范畴也是在小说领域;

· 深圳读书月的年度十大好书,民间活动沉淀出来的无冕之王,从历史来看,眼光相当独到;

· 三联书店年度好书,有时还会策划读者选书,走的是流行加上清新的路线;

· 卫报的年度最佳图书,可以称得上是英伦——或者说欧陆——的主流阅读品味投影;

· 纽约客的年度书单,这是我最喜欢的英文媒体之一,选的书籍往往都和其内容气场相仿,风趣、小资、不失刻薄。</blockquote>

除了上述媒体榜单之外,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则可作为另一个角度的补充,首推的必然是亚马逊。

亚马逊的图书榜既有主动运营的策划,也有纯粹依赖爬虫爬出来的销量排行,近年以来已经成为风向标,做得非常踏实。

另一方面,亚马逊的算法在互联网公司里属于第一流的——这里倒是适合插播推荐两本分析亚马逊这家企业的商科图书《一网打尽》和《一键下单》,记载了很多亚马逊崛起过程中的细节和案例——所以你一旦在亚马逊有了购书记录,它的关联索引会非常精确。

京东和当当两家的数据也可以留意,可以养成定期去扫特定频道——比如符合自己兴趣或是职业需要——的习惯,通常都能在销售排行里落叶知秋,越往后来可能京东的数据规模会变得很庞大,而当当会被继续边缘化。<h3>如果追求主流,不妨留意出版社</h3>

其实华文图书出版行业,因为众所周知的审查力量,以及涉外渠道分布不均的因素,在引进类型的书籍里,不同的出版社会有不同的资源品质,所以能否读到一本书,其实取决于出版社的决断。

比如极其受到好评的理想国译丛系列,最初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学林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一套作品,涵盖人文社科的启蒙入门,推动这个事情的则是梁文道、熊培云、刘瑜、许知远四个知识分子,现在来看已是历史的遗物。

但是理想国的品牌却被幸运的继承了下来,在广西师范大学内部成为一个活跃的子集,平均每年继续出版上百本本土及译介作品,涉猎范围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比如商业、经管题材的读物,中信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两家的市场占有率很高,经营策略也有意打造这个方向的形象,所以也有能力拿到明星IP,比如今年最火的《原则》,就被中信签了。

中信的档位比起来会比机械工业高一些,后者有的时候总是显得饥不择食,出过不少行业里面的烂书,挑的作者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跟随的时候要更加慎重一点。

再比如上海的两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就在文学、艺术和通俗知识领域扎根够深,上海的口岸环境和洋务历史亦决定了它们在审美上拥有优于同行的高度。

中国目前总计约有600家出版社,它们基于制度把持着书号资源,但是真正有想法而不是皮包(挂靠)性质的出版社,大概不会超过100家。

如果你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读书历史,其实可以按照出版社做一个分类表,结合自己的评分,很容易得到出版社的上下排名,然后再去按图索骥,直接拉取出版社的发行列表,这样搞不好会更加吻合你的需求。<h3>是的,豆瓣落伍了,但我还是推荐你用</h3>

豆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沉寂起来,这和它在转型和商业的动作有关,却并不影响这款产品的功能性。

功能性完好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用一台手机的唯一目的就是打电话,那么诺基亚是没有什么缺点的。

豆瓣的产品有着「作品-内容-关系」的交叉关系,基于作品的标记产生数据(你读了多少本书、看过哪些电影)、基于数据的交互产生内容(你发表的评分和评论)、基于内容的匹配产生关系(和你有着共同选择的人)交织成网,这种信息构造在时下的中文互联网还没有理想的替代物。

所以我建议你「不带任何感情」的使用豆瓣——如果你不是特别喜欢它的话——不必为豆瓣创造多少内容,而是纯粹的把它当作一个数据库,如实的给你读过的和想读的书打出标签,经年累月的把这些数据喂给它的系统,然后坐等量变引发质变。

在工程师的语境里,这个做法被称作是「调校」,你要给机器把你理解透彻的机会。

至少,我的豆瓣现在已经被「调校」得相当温顺了,我的找书路径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前者依赖豆瓣的「猜你喜欢」推荐系统,可以无限刷新的去让它向我输送内容,后者则是通过自己的高分选项去找关联读物,甚至是通过赞同书评的作者入手,调阅他的读书及打分数据库。

说句豆瓣可能不爱听的话,正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迟缓发展,导致豆瓣的网站和App其实没有跟着染上移动互联网的很多「不良习气」,连它的广告主数量都不足以支持对用户行为进行挖掘和分析之后进行精准投放,所以在把相当分量的数据共享给豆瓣之后所要付出的被骚扰代价,在同类产品里是相对偏低的。

———

下一期我会和你们谈谈怎样合理规划自己的读书时间,已经究竟应该把阅读建立在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上,如果是电子书,除了Kindle之外,还有哪些靠谱的补充选择?

读书的时间和载体安排

关于读书这件事情,大多数人的疑虑在于「没有时间」,虽然它听上去像是借口,但的确造成了某种难以测量的困扰:我究竟该在什么时间阅读?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旗帜鲜明的谈道:「有效率的管理者总是从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开始,因为时间这种资源如果浪费就无法挽回。」

当然,在所谓的古典时代,并没有存在当下这么多样性的外部原因,比如智能手机支配生活的现状,一边喊着时间永远不够用的人,同时也是随时都能点亮手机刷点什么的人。

问题在于,是科技把你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还是你主动把时间切碎了用来迎合科技?

厘清这个事实,非常重要。

​​​​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参加过腾讯组织的一场看似行为艺术、实则高度学术性的活动「网络斋戒实验」,测试结论之一就是,在有意识的克制社交产品(微信)使用率之后,用户的「消极情绪得到显著降低」。<p img-box="img-box" class="picbox">

​在这场实验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在非强制性的干预下,参与活动的一部分人开始转而使用淘宝、优酷这种斋戒范围之外的替代产品,严重偏离了预期,「研究者认为,采取行动和做出改变能提升积极情绪,但斋戒本身并不直接导向正面行动发生。斋戒为此创造了条件,但最终行动是否发生,尚需更多个体因素的驱动。」

这说明什么呢?用西方的谚语来说,就是「只有上帝和你自己知道你做了什么」,任何约束归根结底都不过是形式主义。

另一方面,开始阅读行为的忌讳之一,就是预先设立过高的心理成本,这不是一件需要沐浴焚香或是三请三奏才能做的事情,总是想着要有一整天的时间、足够舒适的环境、从容宽适的心态以及不会有其他打扰的条件才觉得总算是可以读书了,其结果必然是始终凑不出这样理想化的状态。<h1>做出线性阅读和非线性阅读计划</h1>

我的建议是,把你的读书清单分成上面两种类型:<blockquote>· 线性阅读指的是那种需要沉浸、持续阅读的内容题材,重于一气呵成的连贯性;

· 非线性阅读指的是那种可以随阅随闭、篇幅狭促的内容题材,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系统性;</blockquote>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和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前者的剧情构架就是为了让你划出可能是从一个下午到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完成阅读的,但后者的创作是以短篇投稿组成文集,并不要求读者拥有整块的时间全部吸收。

有了这个划分步骤之后,你再结合自己的时间——不妨以一个礼拜为周期——做出两种阅读场景的安排,比如今天和明天晚上随时会有工作或是娱乐需要,那么就选择非线性作品穿插阅读,到了后天可能全天都没有太多事情,那么就能放进一部线性阅读的作品进来。

就我的经验来看,这么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如同穿上合脚的鞋子那般体贴,尤其是能够避免在错误的时间阅读错误的作品可能产生的不适感。

我也很难忘记,曾经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他开始养成每天睡觉之前挑灯夜读半个小时的习惯,这其实很好,但是让他放弃的原因是,有一天晚上他拿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每天都要花十几分钟,回想那些人名对应的都是谁,以及他们之前分别做了什么……」他最后是这么哀叹的。<h1>专注的一小时永远大于拼凑的两小时</h1>

很多人会在对于企业家的访谈里频繁听到专注这个词语,它意味着集中注意力这项能力并非是具有普适性的,尽管说起来似乎很简单。

就我而言,我自小便是一个单线程生物,这种设定给我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因为无法同时做多件事情,会让我错过很多需要效率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让我受益更多的是,它强迫我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全神贯注。

近一个世纪以来,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理念衍生出一个概念,叫作「精要主义」(

Essentialism:Weniger aber besser),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之后,你也会同时减少掉很多其实并无必要的焦虑。

在某种意义上,「精要主义」是和你我接受教育时被灌输的学习方式背道而驰的,它不鼓励人们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反过来自问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不去做。<p img-box="img-box" class="picbox">

​必须说明的是,保持专注是因人而异的习惯养成,它不涉及到价值判断,也就是你排除的事情并非是因为没有价值而遭到舍弃,就像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他自承连月亮究竟有没有围着地球转动都不知道,这不是说天文学不重要,而是就他的兴趣和职业而言,天文学的知识是冗余的。

斯蒂芬·柯维是这样说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把重要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对待。」

是的,时间是挤出来的,但挤的结果,也分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如果你对挤时间的定义,就是见缝插针的在马桶旁边放本书、或者在午餐时打开Kindle边吃边看,其实整体效能是事倍功半的。<h1>阅读终端体验的统一会让人很爽</h1>

在电子设备出来之前,这个话题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读书行为的发生,无非就是取决于你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开始。

但是现在纸质书已经不是唯一的阅读载体了,你可能在PC里还存有一些TXT书籍,每年又会在Kindle里买不少书,手机里还安装了豆瓣阅读、多看阅读这些软件,甚至因为微信读书可以在微信里无缝分享,你也装了这个应用,更不用说还有平板电脑以及一些其他的第三方阅读器相继开发有各自市场。

我的体会是,在还没有尝试统一阅读入口之前,可能不会对这种分散的内容介质有所质疑,然而一旦开始「把渔网收起来」,甜头的浮现会非常明显。

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降低购买和存档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用Kindle原因,说实话,我的视觉长期习惯了iPhone的艳丽屏幕,一直都不怎么喜欢它的电子墨水屏,但是Kindle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连接的是亚马逊的整个电商网络,亚马逊的商业体系,保证了其在电子书版权的获取规模上,有着压倒性的领先优势。

更重要的是,Kindle也可以支持外部文件的导入,版权的边界并不构成内容资源的瓶颈,当你在App式的应用里发现有些搜索到的书目无法购买或是下载时,就会非常想念Kindle的包容性。

加上Kindle现在已经支持邮箱分享笔记标注,而大多数的云笔记产品——比如印象笔记——都支持绑定邮箱,所以在阅读的过程里,随时的把笔记标注同步过去便于事后整理,是非常便捷的操作方式。

就像我在「高效阅读指南」(一)里说的那样,使用豆瓣来构建你的阅读图谱和数据,然后按图索骥的把要读的书导进Kindle里,配合后者的超长续航和可便携性,你就再也不必烦恼电子书的跨平台障碍、以及读着读着屏幕上弹出一条消息打断专注的困扰。<p img-box="img-box" class="picbox">

​我也很明白,许多人依然对于纸质书拥有不灭的情谊,手捧书卷的质感是很难被电子消费品复制的,但是说真的,顺应趋势的畅快体验和坚守旧日的情怀习俗是不可兼得的,你只能选择一个。

——————

下一次,我会主要以Kindle为例,来和你们分享我在制作读书笔记时的一些习惯和细节,以及如何享受到最大化的记忆收益。

科学的笔记撰写方法

Kindle已经搭建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阅读体系,但是平心而论,它在制作读书笔记方面实在还是存在硬性的欠缺。相信这种无力感只要是用过Kindle的人都会心有戚戚焉——跨平台能用,摘录和标记却不能跨平台同步,光这一点就实在不好忍受。对于有随手写心得习惯的用户而言,Kindle的支持就更等同于没有,然而也不是人人都能壕到索尼电纸书的档次的。

因此,在当下的阅读硬件环境里,我们谈起如何高效制作读书笔记,还是只能纡尊降贵来和Kindle慢慢拆招。本文的前提就是:已经在Kindle里做好了摘录和标记,并且通过Clippings等渠道导出了所有的摘录和标注。

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整理这些碎片化的摘录和标注,让它们形成一种高效科学的体系,既可以供自己随时查找翻阅,又可以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灵敏度。

​​​​<h3>形成统一管理</h3>

读书笔记实际上是一种个人的思维仓库,而对于一个仓库而言,统一且具备条理化的管理是高效的先决条件。Kindle的摘录可以存入印象笔记或者单独形成文档,前者随身属性更好,后者检阅方便,这个可以根据个人的阅读数量和查阅需求来自由选择。

尽量选择跨平台方案足够成熟、且迁徙成本较低的文档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少推荐个人开发者在这方面的产品,因为变数实在太大,个人身份所能提供的兼容性和持续性都不能和商业化的团队相比,尽管后者可能在体验上总是容易触犯到用户的种种洁癖——比如对免费用户强塞广告——但是利弊取舍下来,还是要优先保障稳定需要。<p img-box="img-box" class="picbox">

另外,如果希望能够在笔记产品上节约经济成本的,我个人推荐有道云笔记,就我和它们Boss(周枫)的交流来看,这支团队其实是有心做些大事情的,其中一项核心的竞争策略就是拿免费功能去撞印象笔记的付费功能,所以尽管在其他变现方面的吃相有点难看,但是的确可以当作一款零成本、不会跑路的笔记应用来使用。<h3>完善标注体系</h3>

最简单的标注方式就是给文件名一个统一的格式,类似图书馆里的编码方式一样。基本来说一个文件名至少应该包含:书名、作者名、Tag,就我个人习惯而言,重要或常用的Tag甚至会放在书名的前面,这样排序的时候可以自动形成分类。

另外还可以酌情标注上星级,例如按照喜爱程度、重要程度来标★,同样这种方式也可以利于将重要书籍的排位往前提。

标签(Tag)这个功能用好了很强大,用得不好则会造成信息冗余,它并不是说你可以根据内容随意提炼关键词,而是尽量预先设计一套分类词库的菜单,让每一个标签的背后都能够具有从属关系。

我对一本书的标签就设有四个字段:属性、级别(和豆瓣一致)、方向、备注,分别对应题材、评价、特征和个性化补充,每个字段都是来自固定词库的。

比如《白银帝国》这本书的标签,就是「历史/经济/金融」、「★★★★」、「货币/明朝/朝贡/全球化/白银/黄金/」、「可读性强/纰漏一般」。<h3>摘录的细节</h3>

在Kindle进行标注的时候,尽量上下文取得稍微全面一点,不要因为一句话或者结论很精彩就只标注出这一句。这种省事法会导致回看的时候产生麻烦,既然已经因为不信任人脑而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就不妨做得更保险些。

如果笔记的对象是比较系统化的学术性作品,建议在摘录的时候把章节标题带上,或者后期手工加上。这样更加有助于在回看的时候理解整个作品的脉络和逻辑走向,这种带有深度思维的回想更加利于对整本书的内容记忆。

实际上做完以上的工作,再加以时间累积,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思维库。这个仓库承担的作用是便于你的检索、查阅、回看,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它也像一面勋章墙,记录着打怪升级的经验值和荣誉。但是在时间已经成为最昂贵成本的现代社会,耗费大量时间阅读,却将整体收益止步于此,多少还是有些令人可惜。

所以在约摸50%的情况下——书够好,人够闲——我会选择做进一步的整理和消化。<h3>书评,丰俭由人</h3>

写书评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短,可以长,可以总结,可以评论,可以反驳,可以开卷写,可以默写。但是总之,下笔有益——写书评其实和开始阅读一样,千万不要追求焚香沐浴的仪式感,很多时候敲下第一个字之前,你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胸有千言。

除了能够帮助自己对书本内容进行二次记忆之外,书评最大的好处是带来了「写」的机会。思维是一种只有不断输出才能够得到锻炼的系统,就像AlphaGo也只有在不断的棋局中才能成长一样,写的过程带来的益处是阅读活动中最为珍贵的一环。

换句话说,养成撰写书评的习惯,本质上是为自己强行布置作业,属于反人性的自制,坚持下来很难,但是附带收益也是相对最高的,尤其是在个人品牌的社会价值逐日变高的时代,能够练就和沉淀写作手艺,其实是有机会为你的事业提供间接支持的。

不要忘了:书写即思考,反馈即交流,分享即社交。<p img-box="img-box" class="picbox">

  • 关于输入(读书)和输出(写作)的具体经验和建议,在「高效阅读之南」的第四章里我会详细说明。<h3>思维导图</h3>

很多人推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阅读笔记,实际上我个人觉得它的适用范围有限。首先虚构类作品做思维导图不说容不容易做,至少是没多少意义的。另外思维导图不太适合快速回看和检索,因此它的利用率低于书评。

但是思维导图对于某些人群来说有很好的训练意义,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宏大叙事的场合下逻辑能力有欠缺,针对整本书做思维导图是个好办法,它能够帮助你形成一套不尽准确、但能自圆其说的系统。

这种记录方式,主要还是适用于那些原本就偏工具类图书的内容,比如出于职场需要而必须涉猎的专业作品,我们有时会笑话语言考试时阅读理解的荒谬性——关于窗帘为什么是蓝的,连作者自己都答错了——但是排开文学性内容,思维导图的笔记模式其实就是在检验读者能否还原作者创作提纲的准确度,也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性把作者当初为文本制定的结构重新演练到你的知识体系里。

总的来说,高手过招,你的兵器要是最趁手的,不要轻易拿起强大但过重的铁锤。<h3>谨慎选择读书会</h3>

现在市面上读书会多如牛毛,它之所以受到热捧当然也是因为有着明显的好处——多人分摊阅读任务导致的高效性,社交属性带来的互相敦促的作用,对于自己的总结、陈述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机会。但是读书会这种模式也同时带来了很明显的问题:

整个阅读过程被打碎,读书会适合需要整本精读的书籍,那种半天就能翻完的书实在无需花这么大的代价。而且整体读书活动的成败关键被系于他人身上,会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整本书是被误读还是被挖透。因此在读书会活动中,既要选择合适的目标,也要选择合适的群体。

最后,在累积的过程中还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书本分类。既可以合并同类项来得到更全面和深刻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课题来一场左右互搏。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你就得先组成巨人的肢体和躯干。

务必不要本末倒置。​

(当然你要是抱着在这类活动上邂逅心仪的姑娘/汉子,就当我没说上面那些话吧,哼)

输入和反馈的比例

在上一期里我们谈了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的话题,其中一个极其有用同时却也相当厚重的方法,是形成阅后书写的习惯,把读到的内容积淀到个人化的文本里,甚至我曾在一些演讲里分享过,

输入(阅读)和输出(写作)之间的黄金比例是10:1,也就是每读10个字,你要产出1个字,用以检验这件行为的合理性,否则读书便如途经家门口的溪水,看上去丰沛充盈,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够流到你的田地里。

很多人对于这种主张的困扰往往是因为遭遇过相似的「错觉」——平时自己阅读量也不算很少,但是面对Word文档就是觉得脑子里一句话都想不起来,于是就会心生怀疑:是不是自己书看得太少,积累不够?毕竟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局,下笔如有神。尽管那个「万」字是个概数,但是总难免担心自己的境界是不是离那个概数也太远了些。

但非常不浪漫的是,「写作」这件事情,和画画、雕塑、甚至卖油一样,在基础层面来说首先依赖的是「熟能生巧」的规则。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就是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达到需要拼天赋/阅读量的地步。如果以烹小鲜来比喻完成一篇文章,那么你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含量只是其中的香料——甚至还不是油盐酱醋这样的调味料——它的确可以让你的菜品提升一个高度,但是完全不是必需品。

因此如果说输入和输出有一个比例,那么就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后者,至少也应该做到「一比一」。看完一本书,写完一篇成稿。注意是一篇成稿,不是书评,不是随笔短文,是一篇脉络清晰五脏俱全能拿得出手的成稿。

当然如果你已经越过了苦恼于输出力量不够的阶段,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对你来说是不存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并没有值得去牢牢把握的硬性比例。

从时间成本的有效性角度来看,所谓的「高效阅读」实际上用大白话说出来就是:怎么样看书才是对写作最有用的。也就是想要用尽量少的输入去辅助尽量多的输出,那这就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形第一种情况:存储式阅读,积累型输出 我们的阅读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平常只是以知识储备或者消解无聊为目的来看书,任由知识点慢慢囤积,到了需要写作的时候再来调用这些知识点进行输出。对于这种情况来说,要做到高效阅读除了我在前面3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之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阅读的范围选择。

「相关性」是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原则。在选择书本的时候要抱持这条原则进行筛选,尽量选择和你写作目标范围相近的书,如果你这辈子都不打算从事言情小说写作的话,那就不要去看琼瑶——当然本文的一切讨论都是围绕高效这个原则展开,所有看闲书愉悦自我的行为都不在此列。

这个条件其实首先要求你对自己的写作范围和需要补充的知识范畴有摸底性质的了解,多和自己对话,让自己早日进入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程度。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顾范围随意乱翻的愉悦度永远是难以抵挡的,因为可以随时进入到新奇领域,而新奇知识带来的刺激度肯定是最高的。但是这种泛读想要为自己的写作建立起有效性,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看到效果——成为渊博的杂家也是有意思的事情,这种模式确实不具备任何功利感。

在选择对的书本之后,看书的过程中也不能抛却「相关性」的警惕。当你对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写作目标烂熟于心的时候,你就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标记自己需要的段落。这种标记行为还涉及到输出时的使用难易度,初级选手我建议以标记观点为主,高级选手则以案例或实例为先。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在刚开始涉足某个领域或议题的时候,你最先可以吸收化用的是观点和理念,而当你已经形成了足够强势的自我体系之后,新鲜的实例会给你更多的养分和论据。 另一种情况:搜索式阅读,转化型输出 这种情况其实功利感更高,有时候会为了快速攻入某个领域,进行集中大量的阅读。这时看书完全是为了搜索选题相关材料而看,输出的时候着重的是转化刚刚吸收的知识。这种情形有点类似写论文,但是可能目的性没有那么明确,书本范围也不会太精准,但是方法上可以使用类似的态度——带着大纲看书。

这个「大纲」不一定是你要写的文章的大纲,而是类似你自身理论建设的大纲。例如你想要短期内了解美国宪法体系,那你列出来的大纲可能就是:核心精神、成型历史、重大修改等等,随后你在选书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去分块充实这些空白。如果是涉及一些思辨性质或者争议比较强的话题里,你的核心大纲可能就是你的总论点和若干分论点,然后看书的时候你可以从正反两面分别入手,一边阅读一边校验你的大纲的真伪。

这种情况下的输出肯定会涉及到大量的检索、翻阅、回看,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引用,这是锻炼写作独立性的核心。这里的「引用」并不是说摘录某一段前辈的语句,而是说对观点的引用,即便你非常赞同某个观点,也应该在充分消化后转述出来,而不是直接复制粘贴。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应该避免雷同,和某位作者观点相近,但是写得比他更好看,是所有写作人都应该追求的境界。 最后,讨论下写作方式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文风」。 对于很多初级选手来说,学习文风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选择,在你看多了某一个作者的作品之后,短时间之内这种输入会自动影响到你的思维——你大脑中所用的和自己对话的内部语言的表述方式。这种改变很自然会反应到你的输出上,如果你很喜欢那个作者,这种不自觉的模仿会更加明显。

其实模仿这件事情对于遣词造句的能力来说是一个好的锻炼,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写作的初级阶段不要畏惧于模仿。假以时日,自然可以有能力提炼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做到陈丹青在「局部」说过的境界:

「如果你要成全自己的风格,就要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换句话说,你盯着大师看,其实心里想的是自己的作品。」

当你可以准确提炼出某位喜欢的作者的写作风格时,其实你已经脱离了初学者的阶段。这时候你就可以思考如何将你喜欢的这个特征,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你知道阑夕的文章中充满了长定语从句,而你需要完成的是一个极简主义的文本,那你就可以完成一次「如何将长定语从句融入到极简主义文本」中的探索。

阅读是探险,写作是探索。虽然我们谈的是快进快出的打法,但是这两件事都不应该只囿于功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