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为什么要模仿?| 社群 [技能树]

自己给自己挖的又一个坑

Posted by Teng on October 21, 2016

一次文章的同步

PPT为什么要模仿?

昨天在新生大学发布了“PPT方法论”的招募文章,大家很积极,一晚时间就有30个人入群。

30个还多?对,很多了。你不妨想想,你加的哪个微信群活跃人数超过15人了?这可不包括那些只发个广告链接就消失的人。我指的是有内容创造、正向反馈的用户,很少吧。

PPT制作或者说演示文件的制作是一个技能起步的能力,动手操作是一切的基础。如果群员数到了几百,沉默人数就会大幅上升,不动手的群员也会增加,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小而精的动手群是我们建群的本意。

不过,至少目前我们还是在招募的,仅仅是动手这一项会帮我们筛选的。

为什么模仿

前面是个广告,本文主要想说,PPT为什么要模仿?或者说学习一切技能都要模仿

coursera.org 上有一门大火的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群里好多同学写文章也提到了它。和我们即将开始的《元学习课》一样,它告诉我们一切在学习以前要学习的东西。

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讲师是芭芭拉·奥克兰,目前是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她为什么要将这么一门课呢?

因为她就是这些知识的受益者。

奥克利26岁之前是学习俄语的,她选择语言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对数学的完全无感。 她完全畏惧一切理科。

可是在26岁时候,她突然感觉那些军校的高材生,用理工科思维解决问题的姿势很帅,自己也想学习理工科。然后开始从高中数学开始,逐渐成为了一名工程学教授。

这样的故事并不是说奥克利是天才,只是她的学习方法比较好。

奥克利的学习方法

奥克利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借用万维刚老师的概括: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2. 把训练内容分为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知道把这个套路“长”再大脑中
  3. 练习中要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考试就是很好的反馈
  4. 练习室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刻意训练不好玩

这么简单的道理似乎随处可见。我们具体到PPT来讲。

奥克利认为,“理解”并不能带来“流利”,恰恰相反,是“流利”带来了真正的理解

我们就是从模仿开始,模仿一个封面。模仿这个封面图片和文字的颜色,字体大小、位置和对齐方式。把这些“学习块”在不断的模仿中熟练起来,然后记在脑中。

下次,领导教你帮他做个演示文件,你不经思考就能拿出这样的“套路”,这才是最有用的。

学习的套路:把知识拆解成不同的块,通过重复训练和模仿,这些块才会通过神经元链接的方式长在脑中。【PPT方法论】就是想把这样的套路用在演示技能的学习上。

块和块之间的链接

那如果大家都知识零散的学会了“块”,不会链接怎么办?融汇贯通和知识迁移也是需要学习的。

不过,【PPT方法论】也提供完整案例的制作思路分享,高阶的还会有演示逻辑的分享。

从块到整体的重复练习,至少能做一份合格的,超越同事的PPT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分享者也是我们新生大学的群员,相信自己身边就有高手,向他们学习,这不就是新生大学的初衷?

再做个广告,你要是有自己的感觉,想来和我们分享演示制作商的想法,我们欢迎你。你是我们的贵人。